据了解,“四大馆”设计国际竞赛委员将在本月底挑选出优胜方案,下月底完成深化方案。美术馆和文化馆会首先启动建设,其余场馆的征地拆迁正在推进,预计“三馆一场”的拆迁量大约26万平方米,“一馆一园”基本不涉及征地拆迁。
“一馆一园”园中有园
据了解,“三馆一场”位于广州塔南侧,北至珠江,南至新港中路,西连赤岗领事馆区,东至赤岗北路,总用地面积55.5公顷。
“一馆一园”位于海珠湖公园北侧,东起新光快速,西至杨湾涌,南抵海珠湖,北至新滘南路,总用地面积34.5公顷。“一馆一园”内“园中有园”,将分别建设广州公共文化中心、广州文艺中心、广州之路图片展览馆、广绣风雅园、岭南翰墨园、岭南曲艺园、广府风情园、飘香百果园、潮汕民俗园、客家风韵园、曲水观景园等多个园区。
月底选出优胜方案
据了解,广州市规划局于去年5月开始组织广州文化设施“四大馆”设计国际竞赛,9月发布竞赛公告,引起全球广泛关注,共吸引了国内外114家设计团队报名参与。竞赛委员会组织专家进行参赛单位遴选,从中选出16家来自法国、美国、德国、荷兰、瑞士、丹麦、西班牙、澳大利亚及中国香港及内地具有丰富大型文化建筑规划设计经验的团队作为参赛单位,按照每个项目8家的设定分别开展两个项目的设计竞赛,经过80天的设计,形成最后的16套入围方案。
市规划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广州文化设施“四大馆”设计国际竞赛委员将在本月底挑选出优胜方案,并吸收各方有益的意见,下月底完成深化方案,然后形成最终方案。
“三馆一场”方案体现不同元素
据广州市规划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三馆一场”的各方案均体现了中国文化的不同元素,并将这些方案通过现代设计手法,形成风格各异的文化建筑。例如,方案一的美术馆取意画卷,方案二的立面设计灵感源于陶瓷瓦,方案三的建筑形态模仿白云山山峦,方案四的主体建筑创意取意于端砚,方案五的灵感取自于传统围龙屋建筑,方案七建筑则受不同形态山石的启发,方案八的外立面灵感来源于岭南建筑立面中常见的满洲窗。
“三馆一场”建好之后,该地区的人流量必将大增,如何保持交通的快捷和顺畅必须考虑。各方案均以以人为本的综合交通系统为原则,组合汽车、公交、人行、地铁等多种交通工具,并采用立体化设计,兼顾交通的便利与景观的统一。其中7个方案都是采用了双塔路下沉地面的方式,而方案一利用现状高差把广场整体抬高6米,保持地面交通畅通。
“一馆一园”充分利用现有水系
“一馆一园”由于南临海珠湖公园,各设计方案都充分考虑场馆与水系的融合。方案一、方案五在现状水系基础上,扩宽、增加了河道,使园林建筑与水景交融,设水上戏台、步行桥、码头等设施,使河道亦成了园林的一部分。方案八在现状地块引入人造水景,建筑与水景和谐共存。方案四通过榕树装置,向游人提供眺望海珠湖水景的平台。方案六的主题建筑逐水而建,取扬帆出海之意,以水景为园区之重。
TIT创意园或部分拆除
广州位于“三馆一场”的建设范围内,如何处理TIT园区成为不可回避的问题。多数方案采用部分保留的方式。方案一、三、五局部保留了TIT园区,实现新旧建筑的融合利用;方案四复建部分TIT园区内的典型建筑;方案七保留园区内树木;方案八保留原建筑痕迹作为景观元素。
据相关负责人透露,方案设计单位到现场走过后,均对TIT创意园比较认可,因此都赞成将园区保留一部分,如果场馆建设需要就拆除一部分。
■市民参与方式
1、参观现场并提意见,地址:海珠区阅江中路688号保利国际广场中央广场东裙楼二层大厅;
2、提交书面意见:广州市越秀区吉祥路80号市规划局广州文化设施“四大馆”设计国际竞赛委员会办公室,邮政编码:510030;
3、提交电子邮件,邮箱地址:gz2013competition@163.com ;
4、登录网站并提意见,网址:www.upo.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