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s0.ifengimg.com/2018/02/01/fangchan_d0c0fd07.png
东塔四天长一层 将成广州第一高楼 - 凤凰网房产东莞
二十年前,广州第一次提出了珠江新城双子塔的设计,直到2010年亚运会,双子塔中只有西塔建成独立珠江边,而现在随着建设进度的加快,东塔的身型已日渐挺拔,已长得和西塔差不多一样高了。这对原本计划“孪生”的 -来自凤凰新闻客户端
https://dg.ihouse.ifeng.com/news/2014_01_08-1705709_0.shtml

东塔四天长一层 将成广州第一高楼

南方都市报
2014-01-08 10:43

二十年前,广州第一次提出了珠江新城双子塔的设计,直到2010年亚运会,双子塔中只有西塔建成独立珠江边,而现在随着建设进度的加快,东塔的身型已日渐挺拔,已长得和西塔差不多一样高了。这对原本计划“孪生”的兄弟,由于分属不同的发展商,最后模样大相径庭——西塔圆润柔和,东塔方正刚硬。图为建设中的东塔。

施工

使用两台“塔吊之王”安装170吨钢结构

东塔的施工总包单位为中建四局和中建三局,钢结构施工单位为中建钢构公司,除此之外还有机电安装、通信线网、幕墙安装等各项专业分包施工单位,最高峰时有将近3600人同时在东塔工地上施工。整个东塔项目于2009年9月28日正式开工,至今已经4年过去,东塔目前的在建高度已经接近400米,就快要和432米的西塔看齐,计划在2015年封顶,2016年投入使用。

为了把东塔建设得足够牢固,施工总包单位制定了厚达816页的施工操作手册,要求所有的施工人员都必须按照操作手册的规范流程施工,确保最后建成的东塔可以满足106项国家质量标准,52项工程建设行业规范标准的要求。

在长达7年的工期中,整个东塔需要克服的工程难题不计其数,但其中最重要的是两项:一是将重达9.4万吨的钢结构按照图纸的要求、精确到毫米地在空中进行定位、拼装、焊接;另一项则是将混凝土从地面输送到530米的高空进行浇灌。

整个东塔的用钢量为9.4万吨,这些钢材是被切割成各种不规则几何形状的钢结构然后再拼装起来,最重的单个钢构件是环形钢桁架,重达170吨,最轻钢构件是预安装钢结构用的固定钢片,南都记者一只手就可以提起来。所有钢结构都是中建钢构公司直接从钢厂采购钢坯,再自主锻造加工成符合施工图纸的形状,运输到工地后用3台塔吊吊至530米的高空进行悬空安装和焊接的。

为了能够吊得起170吨的钢构件,东塔现场有两台世界上民用建筑领域起吊重量最大的塔吊M 1280D,号称“塔吊之王”,目前世界上只有40多台,专门用于超高建筑施工时吊装超重、超大尺寸的钢构件。它的单臂可以吊起100吨,单条吊绳为直径5厘米粗的钢绳,最长可以拉长到850米,东塔是广州城建史上首次出动M 1280D的单体建筑。值得一提的是,东塔施工现场还有一台起吊重量稍小的M 900D,这台吊机曾经在建设西塔时使用过。

混凝土浇灌方面,东塔需要把最高强度为C80的混凝土从地面输送到530米的塔顶,为此中建四局专门向三一重工定制了两台H B T 90C H -2150D的超高压输送泵,这种泵机不仅可以把混凝土送到东塔顶部,施工时的噪音还能降低到70分贝以下,降低噪音污染。

西塔已亭亭玉立三年,其故事也已为媒体和公众所熟悉,而仍在悄悄“生长”的东塔则十分低调——除了早前公布的建筑外观效果图之外,外形设计理念、内部骨架结构、施工建设故事一直都蒙着面纱。图为东塔对面的西塔。

防灾

可抗7度地震和百年一遇台风

按照国内超高层建筑的安全标准,530米高的东塔必须满足使用100年的要求,在这期间还必须能够抵抗可能发生的地震、台风、火宅、爆炸袭击等极端灾难。为了满足这一点要求,东塔的工程师想出了各种办法,并且使用了先进的电脑模拟分析和实验室模拟检测。

防震审查方面,在2010年,广州市建委专门分别成立了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委专家徐培福研究员、容柏生院士为组长的两个专家组,东塔项目的塔楼、裙楼部分进行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

审查结果认为,东塔结构上为地震灾害提供了两道防护,第一道防护是8根巨型钢柱加6道巨型环形钢桁架的主骨架,第二道防护是双层钢板剪力墙,这两道防护解决了东塔超高和细长而产生的结构刚度不足的问题,以及东塔在台风和地震时的结构安全性和使用舒适性。中国建筑科研院还在实验室内做了一个高13.2米、按1:40比例缩小的东塔建筑模型进行地震试验,试验结果显示,在7度地震的情况下,东塔结构保持较好的完整性,塔顶最大的位移幅度大约为50厘米到60厘米之间,整体仍能保持结构的完整性,而且关键构建完好,只有轻微损坏并且可以修复。

由于东塔除了530米的塔楼之外,还有一栋60米高的裙楼,在地震中两者是完全独立的抗震个体,为了避免地震中两者互相变形产生挤压,工程师也专门在两者衔接处预留了50厘米宽的一道细缝作为抗震缝,经过计算,地震中塔楼和裙楼在衔接处的变形和位移各自不会超过20厘米,因此50厘米的抗震缝完全可以起到保护两者不产生互相挤压的作用。

和抗地震相比,东塔的防台风作用更为实际,毕竟广州本身并不属于地震多发带,但是强台风则是每年都有。东塔项目为此分别委托了两家风洞试验室R WD I和B M I,采取不同的分析方法和试验仪器对抗风性能进行独立模拟和研究。试验结果显示,在50年一遇的台风中,东塔的顶部最大位移为50至60厘米,而在100年一遇的台风中最大位移为70厘米,这一幅度对于塔身来说完全是安全的。

“和广州塔内部加装一个水箱阻尼器作为防风措施不同,东塔现有的结构完全可以满足安全要求,不需要再加装额外的阻尼器。”奥雅纳工程师侯胜利解释说。

防火方面,东塔所有的钢结构表面都涂上了5厘米至3厘米厚的防火材料,保证它们能承受3小时的高温火烧,同时东塔还在23、40、56、67、79、92层设置了避难层,大概每隔12层就有一道避难层。按照估计,东塔建成后塔楼使用人数大约为8000人,6道避难层的设置也使得万一火灾发生,所有人都可以在一分钟之内就近疏散到避免层的安全地带。同时,塔顶还设有一个可装1700立方米水的消防水池,塔身内部也大大小小分布着数个消防水箱,一旦发生火灾,除了消防队员从外部喷水救火之外,顶部和塔身的消防水箱都可以打开,利用水流的重力自上而下的倾泻灭火。

对于超高层建筑而言,建筑师可以抛开工程力学的限制,天马行空地做出各种变幻的造型,但是结构师必须回到现实,通过现代工程技术手段把复杂的建筑从图纸变成现实,让它坚固到能够抵抗超强台风、强烈地震、火灾、炸弹袭击等破坏。全球知名的奥雅纳工程咨询公司曾经帮广州塔设计了主体结构,这次它又被业主聘为东塔的结构师。图为建设中的东塔。

点击查看完整内容
标签: 东塔 广州 结构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房产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请读者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上一篇: 下一篇:
百科推荐
楼盘推荐 更多
推荐阅读
6月开拍!断供多年的新玄武、孝陵卫上新低密宅地
凤凰网房产南京站
19:17
市场
核心板块有变!南京中低运量轨道又爆消息!
凤凰网房产南京站
17:47
市场
金科股份总裁杨程钧:新金科将全力保障信托计划受益人的利益
风财讯
17:20
新闻快讯
金科宋柯回应市场不实传言及公司债务重整方案
风财讯
17:18
新闻快讯
全南京都在等!核心主城四代洋房,终于要揭开神秘面纱!
凤凰网房产南京站
17:09
市场

金科天玺


查看详情